陳新源:關廠是個大工程
台灣許多公司要裁員、大量解僱、關廠,往往忽略員工在經濟上與精神上的需要。即使公司真的有不得已的理由需要裁員,也應該考慮到:1.中年失業,不一定難找工作,但肯定難找到穩定、且收入不會大幅減少的工作。2.員工花了十年二十年心血在公司,一旦要離開,心理上會有很大的失落感。
台灣的公司慣常作法,有時一通簡訊就叫人不用來上班了;或是把人叫來會議室講兩句,就要人明天不用再來;甚至叫人來的同時,就同時叫保全來盯著、收拾私人物品。
上個世紀末,新竹(湖口)工業區的嬌生宣佈要關廠,陳新源作為工會的領導人,就表示:
「關廠是一個大工程。員工從小姐做到歐巴桑,從騎野狼做到開四輪,公司怎麼能說叫人走就趕人走?」
嬌生工會決定抗爭;陳新源對會員只有一個要求:
「我可以帶著大家怠工,但是當公司把我開除時,大家要站在工廠門口,迎接我進來;公司不讓我復職,大家就不進去工作。」
陳新源回憶:「本來假日大家都要加班,工會決定怠工。那個週末一大早,我就跑到工廠門口對面的草叢埋伏,拿個凳子和望遠鏡,看哪個員工偷跑進去上班。結果一個人都沒有。」
嬌生工會的抗爭,爭取到一個完整的「關廠大工程」——從遠遠優於勞基法的資遣費,到員工的職業訓練全額補助、畢業紀念冊製作等等。尤其是關廠前長達八個月的職業訓練,讓員工務必「還沒離開這個工廠,下個工作就已經找好」,這比勞委會推動在職期間第二專長訓練還早。
照片是陳新源當年主持嬌生工會開會,以及嬌生員工參加勞資運動會等生活照。